我們知道,隨著放射治療技術的進步,目前在癌症的運用空間越來越大。2013年 Dr.Buiold 發表關於無法開刀的102位肝癌病人使用立體定位放療的治療成果,一年期局部控制率達87%,存活中位數可達17個月。其中2007-2010年間治療的病人使用較新的放射技術,其整體存活率也優於早期。
今天這篇文章雖然是回顧性分析而非前瞻性的臨床試驗,其結果也值得我們去探討。
首先,整體來說這些肝癌病人有53-59%是C型肝炎患者,這與東方人的族群就有差別。另外,可以發現接受RFA的病人有較高比例Cirrhosis及較差的Child-Pugh score (Mean: 6.9 vs 6.2; p=0.003),然而在單變數分析中卻是Treatment及Tumor size有差別,Child-Pugh score卻不能預測Local progression。多變數分析中就只有Treatment (RFA vs SBRT)有意義而已。
文中顯示,一年的FFLP(freedom from local progression)分別是RFA 83.6% vs SBRT 97.4%,而且若是腫瘤較大的話,會明顯影響到RFA的療效,但對於SBRT的療效就沒差別。至於整體存活率的話,使用這兩種療法就沒有差別了,ㄧ年存活率約七成左右。
當然,這篇文章由於是回顧分析,所以不能完全說明RFA及SBRT孰優孰劣!然而,卻能提供病人及醫生另一種治療選擇,以目前証據顯示SBRT局部效果也不錯!
註一: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(射頻燒灼治療)
註二: Stereotactic Body Radiotherapy (立體定位放射治療)
References:
Wahl DR, StenmarkMH, Tao Y, et al. Outcomes After Stereotactic Body Radiotherapy orRadiofrequency Ablation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. J Clin Oncol 2015.
註一: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(射頻燒灼治療)
註二: Stereotactic Body Radiotherapy (立體定位放射治療)
References:
Wahl DR, StenmarkMH, Tao Y, et al. Outcomes After Stereotactic Body Radiotherapy orRadiofrequency Ablation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. J Clin Oncol 2015.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